服务热线 4000-600-511

您好,欢迎来到国药商城培训服务平台!

名师专栏 更多>

  • 来建树 金牌讲师

  • 韩亮 口腔医学硕士

  • 朱涛 主治医师

  • 刘怡 主任医师

  • 陈亚明 主任医师

  • 关瑜 正畸专家

  • 佟广一 副主任医师

  • 赵强 主任医师

  • 冯琳 副主任医师

  • 姚娜 副主任医师

  • 侯晓玫 副主任医师

  • 田诗雨 医学博士

  • 于江利 住院医师

  • 张雪 主治医师

  • 韩 怡 牙体牙髓病学硕士

典型病例 更多>

内收前牙关闭牙列间隙

患者女,26岁,上颌门牙间隙要求矫治 【临床检查】 面部对称,侧貌为轻度凸面型。所有恒牙已完全萌出建颌。两侧磨牙、尖牙中性咬合关系。前牙浅覆颌、浅覆盖。上下牙列中线基本对齐。上下牙列散在间隙。前牙Bolton指数偏大。唇系带附丽较低。牙周状况良好。 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,双侧颞下颌关节未见明显异常。 【X 线检查】 全颌曲面体层片显示牙周基本正常,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。 治疗前面颌像、X线片及ODS模型 (1)~(3)治疗前 面像;(4)~(8)治疗前颌像;(9)、(10)治疗前全颌曲面体层片和头颅侧位片;(11)~(15)治疗前ODS模型 【矫正结果】 【诊断】 牙型:安氏 I 类 骨型:I 类骨面型 面型:I 类面型,轻度双颌前突 【问题列表】 1.上下前牙间隙 2.前牙Bolton指数不调 3.轻度双颌前突 【矫正目标】 1.关闭上下牙列散在间隙 2.协调前牙Bolton指数 3.内收入上下颌前牙,减小牙弓突度 【矫治设计】 1.关闭上下颌散在间隙 2.配合下颌邻面去釉,内收上下颌前牙 3.维持磨牙、尖牙 I 类关系 4.附件设计:11、21、33、44、45垂直矩形附件;34水平矩形附件。 【治疗过程】 1.提交矫治前资料   X线片、面像及口内像、全口硅橡胶印模。矫治器设计生产公司进行模拟矫治设计。确认模拟矫治方案后,生产矫治器。初次模拟矫治设计上颌13步矫治器、下颌16步矫治器。 2.根据模拟矫治器设计进行相关操作,用附件粘接模板粘接11、21、34、44附件。戴用第2步矫治器进行43-44间0.3mm、44-45间0.5mm 邻面去釉。给予第2步至第5步矫治器。戴用第6步矫治器前进行如下邻面去釉:31-32间0.4mm、32-33间0.5mm、33-34间0.6mm、45-46间0.5mm。给予6~7步矫治器。戴用第8步矫治器前复诊,于44-43间邻面去釉0.3mm。给予上下颌第8步至第13步矫治器,继续内收上下前牙关闭牙列间隙。 ODS设计附件粘接、邻面去釉量图示 3.上颌戴完第13步矫治器后,仍有少量间隙未关闭,追加设计3步矫治器,进行精细调整。下颌继续佩戴后续矫治器。 4.佩戴完上述所有矫治器后,实现矫治目标,保持两个月后,去除所有附件,制作压膜保持器保持。 主动矫治周期:10个月。 治疗中面颌像 (1)~(3)治疗中 面像;(4)~(8)治疗中颌像 【矫正结果】 上下颌牙列排列整齐,间隙关闭,上下牙列中线对齐,双侧磨牙、尖牙保持 I 类关系,前牙覆颌、覆盖正常,双颌前突改善。 治疗后面颌像、X线片、重叠图及ODS模型 (1)~(3)治疗后 面像;(4)~(8)治疗后颌像;(9)~(11)治疗后全颌曲面体层片、头颅侧位片及头影测量重叠图;(12)~(16)治疗后ODS模型 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 【矫治体会】 本病例为上下颌牙列稀疏,有轻度双颌前突,适合内收上下前牙关闭间隙。但是由于前牙Bolton指数不调,并且前牙覆颌、覆盖较浅,双侧磨牙、尖牙都是 I 类关系,要完全关闭牙列间隙,要么预留间隙在12、22近远中,通过修复方法关闭间隙,要么下颌通过邻面去釉减小下颌牙量,协调Bolton指数。该病例选择下颌牙列邻面去釉,增加前牙内收量,最终达到较理想的矫治效果。为了更好地控制11、21牙轴,垂直矩形附件的使用是必要的。为预防矫治后上颌中切牙间隙复发,需要进行上唇系带修整术。

女 26 岁 固定矫正

徐泽 4 89